|
Logo

如何善用維基進行課堂協同作業?

1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1 0 Michele Notari, 伯恩教育學院媒體教育講師
Beat Döbeli Honegger, 瑞士中部教育學院(PHZ) 教授
使用資訊科技及網際網路來組織課堂教學,對很多教師來說是一項很大的挑戰。他們應該如何設計教學指引,讓科技能夠有助學生的協同作業呢?在本章中,我們將會介紹及探討兩款能夠支援科技的協同學習教學設定模型,並會在最後講述一個有關高中學習過程方面的案例。7

1 為什麼在課堂上設立協同作業甚具意義?

2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2 0 協同學習不一定是有效的。學習過程的效果是取決於學生在過程中的互動有多頻密(Dillenbourg,1999),尤其是一些讓學生解釋與學習有關內容、討論不同概念及一起尋求問題答案的活動。在過去,人們提議利用不同的工具,優化以電腦為基礎的學習環境。其中的例子就是通訊版面,這些版面可以讓持不同觀點的學生一起進行討論,或在小組組成上把這些持不同觀點的學生編在同一組,鼓勵他們討論( Dillenbourg & Hong, 2008)。
除了提供優化協同作業學習環境的工具外,課程上的計劃及組織對協同作業的組成及成效也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協同作業設定的教學結構及其流程的描述通常被稱為「腳本」(Script)。

2 兩個可以建立協同作業流程基礎的模型

3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3 0 一個擁有較好設計的教學流程可以提升協同作業的成效。以下的兩個腳本包含了如產生反饋、把活動分為不同階段等幫助協同作業最佳化的元素。

2.1 以活動為基礎,建構超文本及支援電腦的協同學習模型

4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4 0 這個模型是為正式的課堂模式而設。目標的學習群組為初中及高中生。模型並沒有具體應用在八年級或更年輕的群組。
以活動為基礎,建構超文本及支援電腦的協同學習模型的概念簡略意思是:
此模型支援以學生個人活動為主的學習模式。具體上,學習活動是透過使用維基,共同創建超文本以呈現出來。超文本的創建是以電腦的協助來完成(對維基的操作是必需的)。
此模型描敘不同的學習(活動)階段。首先,用戶創建超文本內容,然後在這些共同創建的超文本(概念)中尋找及比較共同點。這些共同點將能夠透過概念之間的連結形象化,根據需要重新為概念分類,到最後重覆整個內容產生的過程。
圖一顯示模型中的不同階段。在課堂的初段,教師必須按照與傳統教學類似方法,要介紹學習的主題及直接提供與該主題有關的不同文檔。這些文檔會成為協同超文本的元素(如維基上不同的維基頁面)。在這階段中,重要的是快速產生臨界量的內容。然後學生的任務就是以協同超文本的形式,閱讀學習
群體中的個別文章,並進行比較及分析(可選擇在此階段設立同行評論功能)。值得注意的是,作業中的學生可以在其他用戶的文檔建構過程中,便可以加以查看。透過對別人及自己文檔的評論,可以提升文檔的質量。就學習原理的角度來看,這個比較階段的形成性功能是重要的。可是,沒有像類維基工具的支持,這樣的程序是很難實行。文檔的相互評論亦有助提升學生的社交及元認知能力。在比較不同的文檔時,他們同時會顯示不同的觀點及意見(概念)。學生可以分析其他人提供的不同評論,從而讓他再次思考自己的思維概念。從建構主義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學習的過程。

4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4 0 Abbildung 1: ABAHCOCOSUCOL-Modell nach Notari (2006)圖一:Notari 教授的協同學習模型(2006)

5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5 0 在比較、連接和評論概念時,內容的再建構也同時發生,特別是如果課堂要求學生把評論意見中的內容納入到他們的作業中。這將會使有關資訊能夠以學習群體的角度在文檔中呈現,並讓文檔得以改良。,學生可以重覆整個過程,創建更多與學習過程有關的內容,讓群體作比較及評論,並為該內容重新分類。
另外一個由Muukkonen 與Lakkala Hakkarainen(2008)提出的模型,則集中研究學習過程中的協同流程。

2.2 漸進探究模型(Progressive Inquiry Model)

6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6 0 漸進探究模型是一個把科學研究技巧放到學校環境的教學方針。學生面對的問題將會按照類似科學家研討新知識的方法來應對。此方法可建構具體的問題題目,並由學生提出有關的解釋,這些問題和解釋都會由群組共同概覽、討論及評估,並尋求問題上的深入探討及跟進。
其實,這個模型的使用並不是必需的。它就像一幅藍圖,為我們展示共同知識發展的重要元素,並如何以共同研究及討論的模式達成這一目標。模型包含兩個基本的問題層次。第一個問題層次取決於研究的目標,而第二個問題層次則包括所有在解決主要研討問題前,必先解決的問題。在這個模型中,我們可以選擇其它的問題,而不是一些以「誰」、「哪裏」、「什麼時候」、「哪些」作開頭或答案只能是「是」或「否」的問題。
圖二展示了在課堂流程中應用漸進探究模型的可行做法。出發點就是要探討的主要問題,然後學生會對其作出解釋,建立理論。這些理論將促使更多屬於另一具體層面的問題產生。在每一個作業過程中,學生之間都會有所交流。作業過程中共同專長的建立,乃是協同學習過程中重要的一環。

6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6 0 Abbildung 2: Progressive-Inquiry-Model (Hakkarainen, 2002; Muukkonen, Lakkala & Hakkarainen, 2008, p. 22)圖二: 漸進探究模型(Hakkarainen, 2002; Muukkonen, Lakkala & Hakkarainen, 2008, 頁22)

3 在課堂中設立及使用維基的進階建議

7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7 0 Panke 與Tillosen(2008)指出:
「從經驗所得,以下是計劃應用維基時所需要注意的:競爭因素:與獨立建構的文檔不同,協同編寫的文檔在概念、來源、構成方面都會經歷持續的競爭。在維基上,文檔的編寫並不會完成的,它會隨著時間不斷轉變,所以一定程度的管理是必需的。
內容:一個基本的內容架構使新用戶更容易使用維基,鼓勵他們編寫自己的內容,直接體驗維基儲存的不同知識。可是,如果很多頁面都是空白的話,這並不會吸引用戶參與,而一些在內容方面完全充足的頁面也未能提供這種鼓勵。
溝通:能夠表達自己的意見及就其他不同意見進行討論是維基一個重要特色,也是編寫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溝通是整個學習環境的質量指標。有關個人在編輯方面的溝通與編寫同樣重要。
身份:其中一個成功的要素就是用戶有作為維基群體一員的歸屬感。所以,建立歸屬感也是維基應用的其中一個目標,並可透過讓他們參與概念構想來達成。
支援:值得考慮的是,雖然編輯功能、在維基上添加連結以及上載文檔和圖片並不是一件難事,但也需要用戶在這方面加以練習。所以,系統必須在有需要的時候提供基本的技術支援。」

4 使用維基進行協同學習的案例

8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8 0 接著,我們在本章會展示教學的應用案例。當中,維基在協同學習方面十分合適,並多次應用於高中的課堂上(Notari, 2006)。在案例中的教學情景,以上所描述的協同學習模式、漸進探討模型及其他模型都是合用的。
協同建立詞彙(Doebeli & Notari, 2010)
課堂流程:我們為學生們簡短介紹本次有關「進化論」課程的目標後,學生們就須閱讀一篇有關進化論的介紹性文檔。接著,學生要就他們不明白的詞彙及其他有關的詞彙與概念,以他們的角度進行定義。他們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尋找有關資料。每一個定義或描述的概念都要分別創立一個維基頁面。這樣,在一段時間後便會有一定數量,有關概念定義及解釋的頁面。接下來,學生們必須為同學的定義作出評論,並就這些定義提出相關的問題。然後他們要把類似詞彙的不同定義連結起來,並建立新的詞彙分類(例如達爾文、拉馬克及居維葉等可歸類為進化論科學家這一個類別)。
在一段時間後,學習群組將能夠獨立推動頁面的發展,自行創建新頁面、加上連結及類別,無需教師的外力協助。所有的文檔及編輯都需要附上簽名,這樣教師才能夠就學生的個別表現評分,並直接作出改正或提供提示。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幫助引導學生正確引用資料及來源。在最初的應用過程中,學生對於批評及編輯其他同學的文檔會顯得猶豫。但這種心態會逐漸消磨,就如一些班級從頭到尾都很積極編輯其他同學的作業。
在一些班級,維基上建立的定義會成為考試材料。這有助鼓勵學生們透過評論把定義改得更好、更簡單及提供更清晰的解釋。可是,這方法的壞處就是創建的文檔數目將會減少,而這些個人文檔的質量也不是很好。合適的策略則是先讓大家為詞彙定義,進行評論及建立連結,然後才決定當中與考試相關的範疇。這些相關的詞彙和概念就可以由學生們加以改善,因為網際網路上的定義大多數都太複雜或夾雜太多外來詞彙。

8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8 0 Abbildung 3: Visualisierung des kollaborativen Glossars mithilfe von DPM (Notari & Döbeli Honegger, 2007): ein wikibasiertes kollaboratives Skript, das nach dem ABAHCOCOSUCOLModell arbeitet圖三:以DPM 將協同詞彙作業形象化(Notari 2007):以維基為基礎的腳本按照協同學習模型作業

9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9 0 [1] Google 文件:http://docs.google.com:(即時編輯、版本控制、沒有額外工具、認知、與維基比較並沒有超文本;於2005 年開始服務;於2012 年7 月7 日擷取), etherpad: ( 如 http://piratepad.net/front-page/ ;即時編輯、版本控制、認知功能、聊天、沒有登入系統、沒有超文本,於2008 年開始服務,2010 年被Google 收購;於2012 年7 月7 日擷取)
http://wordpress.org/( 博客;2003年推出首個版本;於2012 年7 月7 日擷取)
Prezi: http://prezi.com :( 簡報軟體:協同編輯;2010 年推出;於2012 年7 月7 日擷取)

參考文獻

10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10 0 Chellappa, R. K. & Gupta, A. (2002). Managing Computing Resources in Active Intrane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 Management. 12(2), pp. 117–128.

11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11 0 Cohen, M. & Riehl, M. (1989). The effect of distant audiences on students’ writing.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6(2), pp. 143–159.

12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12 0 Dillenbourg, P. (1999). What do you mean by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Dillenbourg, P. (Ed.). Collaborative-learning: Cognitive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Oxford, UK: Elsevier, pp. 1–19.

13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13 0 Dillenbourg, P. & Hong, F. (2008). The mechanics of CSCL macro scrip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3(1), pp. 5–23.

14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14 0 Döbeli Honegger, B. (2007). Wiki und die starken Potenziale. Unterrichten mit Wikis als virtuellen Wandtafeln. Computer und Unterricht, 66. S. 39–41. http://beat.doebe.li/publications/2007-doebeli-honegger-wiki-und-die-starken-potenziale.pdf [Abruf am 01.06.2013].

15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15 0 Döbeli Honegger, B. & Notari, M. (2011). Visualizing Learning Processes Using Didactic Pro- cess Maps. In: Kohls, C. & Wedekind, J. (Eds.), Investigations of E-Learning Patterns: Con- text Factor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pp. 135–148). Hershey, PA: Information Science Reference. doi:10.4018/978-1-60960-144-7.ch008.

16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16 0 Guzdial, M., Rick, J. & Kehoe, C. (2001). Beyond adoption to invention.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0 (3), pp 265–279. doi: 10.1207/ S15327809JLS1003_2.

17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17 0 Hakkarainen, K. & Sintonen, M. (2002). Interrogative model of inquiry and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cience and Education, 11(1), pp. 25–43.

18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18 0 Helmke, A. (2005). Unterrichtsqualität. Erfassen. Bewerten. Verbessern. Seelze: Kallmeyer. Leuf, B. & Cunningham, W. (2001). The wiki way. Reading, MA: Addison Wesley.

19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19 0 Muukkonen, H., Lakkala, M. & Hakkarainen, K. (2008). Technology-enhanced progressive in- quiry in higher education. In: Khosrow-Pour, M. (Ed.), Encyclopedia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V. 2nd ed. Hershey, PA: Idea Group Inc., pp. 3714–3720.

20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20 0 Meyer, H. (2003). Zehn Merkmale guten Unterrichts. Pädagogik, 10, S. 36–43.

21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21 0 Notari, M. P. (2003). Scripting strategies in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sis. University of Geneva. http://beat.doebe.li/publications/not-from-me/thesis_notari_scripting.pdf [Abruf am 01.06.2013].

22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22 0 Notari, M. P. (2006). How to use a Wiki in education: Wiki based effective constructive learning. In: Proceedings of Wikisym 200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ikis Odense, pp. 131–132.

23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23 0 Notari, M. & Döbeli Honegger, B. (2007). Didactic Process Map Language: Visualisierung von Unterrichtsszenarien als Planungs-, Reflexions- und Evaluationshilfe. In: Gesellschaft für Medien in der Wissenschaft (Hrsg.). Medien in der Wissenschaft. Band. 44, Münster: Waxmann.

24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24 0 Notari, M. & Döbeli Honegger, B. (2012). Wiki: an archetypical tool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the digital age. In: Bocconi, S., Trentin, G. (Eds.). Wiki supporting 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New York: Nova Publishers 2011.

25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25 0 Panke, S. & Tillosen, A. (2008). Unterwegs auf dem Wiki-Way. Wikis in Lehr- und Lernsettings. http://www.e-teaching.org/didaktik/kommunikation/wiki/08-09-12_Wiki_Panke-Thillosen.pdf [Abruf am 01.06.2013].

26 Leave a comment on paragraph 26 0 Wilson Ludin, R. (2008). Teaching with Wikis: Toward a Networked Pedagogy. Computers and Composition, 25(4), pp. 432–448. http://dx.doi.org/10.1016/j.compcom.2008.06.001.

page 9

Source: http://tcn.wikiway.ch/chapter-04/?replytopara=10